向校园欺凌说不 ——漯河市体校普法教育讲座
2021-05-27 10:14

  中学阶段的学生存在个性发展不平衡、情绪反应强烈等特点,同时该时期也是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的关键节点。为促进学生们健康成长,提高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 4月23日下午,漯河市体校召开预防校园欺凌法制专题报告会,邀请到了漯河市源汇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范主任和漯河市源汇区妇联维权部部长李晶女士,为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发人深省的法制教育。
 


  校园欺凌的危害不可小觑,长期的逆境会导致人的情感反应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这对于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尤其对于正处于发展期的青少年来说,大脑的可塑性较强,这种慢性压力甚至会永久地损坏大脑神经元。导致心理失常、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则可能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
  范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校园暴力案件的犯罪成因,大量案件表明,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前,多有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且其早期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多数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社会各方要共同发力,在监管排查、关爱管教、法律保护等方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校园霸凌不会因沉默而终止,学会反抗是自我保护的终极武器,范主任为同学们讲解了面对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并提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的建议。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及时向老师、家长、警察报案,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
  王书记指出:学校应在校园欺凌的教育、预防、制止、处置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建立对学生欺凌等行为的零容忍处理机制,定期开展针对全体学生的防治欺凌专项调查,最大程度上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
 


 

  惠风和畅,播撒文明的种子,本次预防校园欺凌法制专题报告会,在学生心中划下了法律红线,在今后的一言一行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文明校园。


备案号:豫ICP备19015768号-1   |  豫公网安备:41110202000252